[摘要]是坚持寂寞的严肃写作,还是迈向热闹的网红出书,在“90后”面前铺陈开的,是一条逐渐分岔的写作道路。
图源于视觉中国
90后”写作群体即将全面登上文坛——这一在业界流传多年的判断似乎正要“瓜熟蒂落”,老牌文学杂志《人民文学》今年第1期首次开出“九零后”栏目,《上海文学》杂志则将去年最后一期辟为“青年专号”,包含“新人场特辑”小说、“90后诗歌选”两大板块。
一方面是传统文学圈多年热切盼望、扶持“90后”写作者成长,另一方面,新一代写作者活跃的舞台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络社区、APP培养起一大批大V写作者、段子手、网红作家。尤其是在年轻写作者中,出现“颜值当道”的偶像化倾向,写作和出版则流于碎片化、“鸡汤”化。
“这是一个点赞的时代,可能你的传统小说卖不出去一、两千本,或者被退稿。但在网上写一篇文章,几万人点赞,拥有更多粉丝群”,青年评论家李伟长指出,对于新一代写作者来说,文学生态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是坚持寂寞的严肃写作,还是迈向热闹的网红出书,在“90后”面前铺陈开的,是一条逐渐分岔的写作道路。
“纯文学的主流反而是非主流”
农历新年后,第四届“黑马星期六·上海文学新秀选拔大赛”悄然在上海作协大厅举行颁奖仪式。这项由作协旗下云文学网主办、面向上海地区高中生的写作比赛素来低调,仅通过入校海报和官方微博等形式介绍赛制,但每年仍吸引数百高中生参赛。今年,来自曹杨二中的张越扬经过三轮赛事从800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夺冠。
除了面向高中生的“黑马星期六”,上海作协旗下“会师上海·90后创意写作大赛”已连续举办5届,每年邀请知名作者、文学期刊主编为进入决赛的选手担任一对一写作导师,并与世纪文睿合作推出“90后·零姿态”系列丛书,先后有数十位“90后”作者出版个人文集。但与市场上流行的那些动辄数十万销量的高颜值网红作家的作品相比,更偏向严肃写作的“零姿态”仍是小众的。
“为什么以前不区分‘50后’、‘60后’写作,现在却习惯于用代际为写作者分类?”第三届“会师上海·90后创意小说战”总冠军徐畅目前供职于《上海文学》杂志社,在他看来,写作生态的变化,而非时间概念,决定了这种标签式的分类,“过去作家的写作模式、成名方式都很类似,从传统期刊出来,获得很大名声之后成为著名作家。‘90后’中,很多人不需要在杂志上发表作品,不需要经过传统渠道认可,就能成为‘网红’作家。”
出生于1992年的吴清缘念高二时通过上海作协发起的“文学百校行”项目走上写作之路,此后又成为上海作协的首批“90后”会员。如今本职工作是中学教师的他更多地与“00后”打交道,“他们眼中的’90后’作家,是畅销书书架上可以看到的那些很长很长的书名,一个又一个温暖的小故事。在‘00后’看来,这才是‘90后’作家的模样,纯文学领域中的主流,对他们来说,反而是非主流。”
“真正的‘90后’文学繁荣还没有出现”
“‘9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