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国内国际社会娱乐明星综艺电影体育足球篮球综合科技通信手机移动财经宏观理财教育历史

破解神逻辑:不讲道理的人怎么总有理

2016-07-19 10:37:14    来源:    编辑:

“你行你上啊!”“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别人都结婚,你干吗不结婚?”“还让我支持正版,难道你就没在网上下过电影吗?”“你要是不好好念书,就考不上大学,将来只能去扫大街!”“你那么有钱,几千块钱对你来说就是一件衣服的事儿,果然越有钱越抠门,再也不找你借钱了!”

——熟悉吗?这些掷地有声、好像不容反驳的话,看似很有道理,其实都是不讲道理的神逻辑。本文摘编自《神逻辑》一书,由澎湃新闻经新经典文化授权发布。

 

 

 

有关逻辑和逻辑谬误的著作广泛而详尽。其中一些旨在帮助读者利用工具和范例来养成良好的论证能力,从而在公共与私人空间进行更有建设性的讨论。但阅读反例同样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经验。史蒂芬·金在《写作这回事》中说:“通过阅读坏文章,人们能最清楚地学会写作的避忌。”他形容,阅读某本特别糟糕的小说无异于经历了“一场文学上的天花预防接种”。有人曾引述数学家乔治·波利亚在一场数学教学演讲中的话:除了正确理解,人们还必须知道如何错误理解。而本书论述的重点便是:那些不讲道理的人在论证中都犯了哪些错误。

书中我们采用了许多插图来描绘论证中的一些常见错误,这些插图有一部分受到了奥威尔《动物农场》之类的寓言故事以及刘易斯·卡罗尔《爱丽丝漫游仙境》等幽默荒诞作品的启发。

多年以前,我花过一些时间用一阶逻辑编写软件说明书。这是种迷人的表达方式,它没有采用通常的记号——语言,而是采用了数理符号。在可能含糊之处它表述得很精确,在原先敷衍之处它表述得很严密。

 

 

 

 

同一时期,我研读了好几本有关命题逻辑的书,其中之一是罗伯特·古拉的《逻辑谬误手册》。这本书让我想起了十年前我曾草草记在笔记本上的一系列有关论证的准则,包括“不要对事物下概括性断言”之类的条目。现在看来,这不过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但对当年还是学生的我来说,却是一项激动人心的领悟。

我很快就了解到,将一个人的论证能力规范化大有益处,思想和表达会更清晰,人也变得更客观、更自信。此外,分析他人论证的能力也十分重要,可以衡量何时应从很可能陷入徒劳的讨论中退出。

 

 

 

 

虚假两难

虚假两难,也被称作非黑即白谬误,是指给出一个由两种范畴组成的有限集合,并假设讨论范围内的一切事物都必须属于该集合。因此,若拒绝其中一个范畴,便只好接受另外一个。

例如:“在狂热主义之战中,谁都不能置身事外;你若不站在我们这边,便在狂热分子那边。” 事实上,存在第三种选择:中立;第四种选择:两者都反对;甚至第五种选择:对两者都抱有同情。

在保罗·狄拉克的传记《量子怪杰》中,作者详述了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给他同事尼尔斯·玻尔讲的一个寓言:某人从宠物店买了一只鹦鹉,因为它不说话,几次三番把它带回店里。最后,店长终于说:“哦,是这样!您想要一只会说话的鹦鹉。请原谅,我给您的是会思考的鹦鹉。”卢瑟福显然是要用这个寓言来说明寡言的狄拉克是个天才,但可以想象,有人会利用这样的论证思路提出:一个人要么是沉默的思考者,要么是健谈的傻瓜。

 

 

 

滑坡谬误

滑坡论证试图证明,接受某命题将无可避免地导致一系列事件,且其中的一个或多个事件是不受欢迎的,以此来诋毁该命题。尽管这一系列事件有可能会发生(每一步变迁都有一定概率发生),但该论证假设每一步变迁都是无法避免的,却没有提供任何证据支持。

例如:“我们不该允许人们不受约束地上网。因为接下来他们就会经常光顾色情网站,用不了多久,我们社会的整个道德结构就会土崩瓦解,而我们将退化成禽兽。”很明显,这里没有提供任何证据来证明不受限的网络将导致社会道德结构瓦解,而只有毫无根据的猜想。

 

 

 

诉诸潮流

该项谬误也被称为“诉诸大众”,以许多人(甚至是大多数人)均相信某命题的事实为依据,来证明该命题一定是真的。该谬误常常阻碍开创性理念被普遍接受。例如,伽利略时代的大部分人都相信,太阳和行星均围绕着地球旋转,而伽利略因支持把太阳正确放置在太阳系中心的哥白尼模型而遭到嘲笑。近一些的例子是,巴里·马歇尔医生不得不采用极端措施,自己服用幽门螺杆菌,以说服科学界它可能引发胃溃疡,而该理论此前被广泛无视。

广告经常使用这个方法来引诱人们仅仅因为流行而接受某物。例如:“大家都在使用这款发胶,千万别错过!”政客们也会利用类似的花言巧语来为他们的竞选增强动力,影响选民。

 

 

 

 

人身攻击

人身攻击谬误来自拉丁语ad hominem,意为“针对人”。通过攻击一个人本身,而不是攻击其论点,以转移讨论话题,最终达到诋毁其论点的目的。

例如:“你又不是历史学家,干吗不待在你自己的地盘?”某人不是历史学家的事实对其论点的价值没有影响(我们不能说历史学家以外的任何人对该领域的观点就自动是错的),因此它对强化攻击者的立场没有用处。这种类型的人身攻击被称为“侮辱性人身攻击”。

还有一种叫“处境类人身攻击”,即,用愤世嫉俗的眼光去攻击论证人,通常,是对他们的动机作出评判。例如:“你又不是真正关心降低城市犯罪率;你只是想要人们投票给你。”即使某人将因他人接受其论点而受益,这也并不意味着他一定是错的。

人身攻击有时也通过“你也一样”的指责来成功转移话题。例如,约翰说:“这家伙肯定是错的,因为他没有诚信,只管问问他上一次为什么被解雇。”杰克则说:“那你上次私吞奖金的事又怎么说?”由此,讨论完全偏离了轨道。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网友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Copyright 新世纪新闻网 www.999xs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