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国内国际社会娱乐明星综艺电影体育足球篮球综合科技通信手机移动财经宏观理财教育历史

“钓愚”:人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花冤枉钱

2016-04-12 10:06:48    来源:    编辑:

我们为什么会花冤枉钱?商家如何借人性的弱点来渔利?

近日,一本与之有关的新书《钓愚:操纵与欺骗的经济学》在中国问世。作者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 Akerlof),以及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

在书中,他们创造了“钓愚”(phishing)和“上钩的愚者”(phools)两个名词,以形容商人和企业愚弄和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他们历数普遍存在的“钓愚”现象,并从另一个角度反思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内在原因。他们最后强调,要减少“钓愚”行为,政府的监管和干预十分必要。

阿克洛夫:大众和一些经济学家都认为,市场是永远正确的。这一观点已经渗入了我们的道德体系,引用伊凡•博斯基的话,就是“贪婪是健康的”。(当然,人们也会考虑市场经济导致收入分配不公、环境污染的问题,但他们并未重视这些问题。)我们想挑战这一看法,向人们展示自由市场经济不仅有好的一面,也有非常不好的一面。

人们还有一种传统观念:“消费者可以自由思考、自由选择。”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市场的欺骗和操纵随处可见,我们将这种手段称为“钓愚”。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钓愚”发展到了极致。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是金融衍生品导致了金融危机,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在学术论文中将这些观点表达出来,这些观点也很难在学术期刊发表。我们觉得有必要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一些常见又令人难以察觉的骗术,于是开始写这本书。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网友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Copyright 新世纪新闻网 www.999xs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