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在第20个“世界急救日”,安徽省合肥市公共场所首台政府投资的“救命神器”AED除颤器在地铁1号线正式投入使用,为合肥市市民安全出行增添了一份保障。
当天上午,合肥市红十字会与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公共场所设置自动体外除颤器项目”启动仪式,安徽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孙齐云,合肥市委副秘书长李学明,市政府副秘书长吴昌文,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副部长、备灾中心主任汪洁,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设备生产厂家久心医疗科技、安徽国泰众安等单位领导,以及轨道交通职工代表、市红十字志愿者代表等百余人参加了活动。
久心AED已在合肥地铁1号线投入使用
今年,在推进健康合肥建设中,合肥市委市政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出实招为民办实事,由市政府投资,在合肥市地铁站、机场、火车站、汽车站、体育健身等各类场馆、学校、4A级以上旅游景区、部分街道社区等公共场所设置AED急救设备,首批设置133台。此公益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进合肥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目前,地铁1号线、2号线已开展设备安装,其中,位于“合肥南站”站点的首台设备于9月14日正式投入使用。
布防在合肥南站的AED
院前急救,抓住“黄金4分钟”
据国家心血管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居全球之首。但是目前在我国,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极低,能够抢救存活的患者不到1%,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15%的抢救成功率。其原因在于87%心脏骤停的情况都发生在医院之外,而我国院外AED配备数量严重不足,急救知识普及率过低。
心脏骤停一旦发生,抢救的黄金时间便只有4分钟,心肺复苏(CPR)和及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仪式上,来自市轨道交通集团的10名红十字救护员向群众进行了急救操作演示,内容包括早期识别求救、早期心肺复苏、AED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等。通过演示,让群众对应急救护知识有初步了解,激发他们学习急救技能的兴趣,加入红十字救护员的行列,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保持沉着冷静,在关键时刻把握挽救生命的机会。为配合AED设置及使用,轨道交通首批60多位员工已经取得了红十字救护员证,更好地为市民提供服务。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作息等发生的变化,使得我国的猝死发病率逐年剧增,年龄范围也从老人向中青年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猝死事件,让“社会公共急救”的话题变得越来越受关注。
为何选择久心AED?
久心医疗AED(型号iAED-S1)是首款获批上市的国产AED,外形小巧、操作界面简洁,语音提示清晰易懂,能够指导人们完成心肺复苏和电除颤的每一步骤。
iAED-S1使用特有的低能量双相波技术和动态阻抗补偿技术,除颤效率高,既提高了生存率,又能将电击引起的心肌损伤副作用减至最小。
iAED-S1搭载采用久心医疗的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免人工运维。该系统24小时监控AED设备,确保AED时刻处于正常待机状态,一旦发生异常,即刻通知管理员。同时根据公众急救需求,久心开发并完善AED地图,让散布于公共场所的久心AED形成了一个AED网络,任何人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附近的AED,为心脏骤停患者争夺更多的黄金抢救时间。
在公共场所配置AED方面,久心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并具有完整的解决方案,这场守护生命的长跑,久心会坚持下去,携手社会各界一起守护人民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