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国内国际社会娱乐明星综艺电影体育足球篮球综合科技通信手机移动财经宏观理财教育历史

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少一点鞭挞,多一点理解

2016-12-23 14:23:59    来源:    编辑:

今年是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但民间动静不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乃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反思孙中山”在民间知识界蔚然成风。闻孙文之名即掩鼻摇头而走者甚多。

孙氏此般遭遇,实是“时代意见”遮蔽了“历史意见”的结果——按钱穆的说法,“时代意见”乃是站在今人之立场,重在浇现实之块垒;“历史意见”则是站在古人之立场,旨在体察历史发生的真实逻辑。在今日民间知识界的“时代意见”里,孙氏的一生,是充满了争议的一生。但若是回归“历史意见”,却又不难发现,孙氏充满了争议的一生,恰是在“知难行易”中不断进化(或者说是纠错)的一生;这种进化,在方向上与时代同调,在步伐上却较时代更为超前。

试以孙氏一生最重要的“三民主义”及其所受非议最深的几个问题,综而言之:

批评孙中山“出让满洲”者,多半并不了解孙的“民族主义”的进化史

在1911年之前,孙中山为换取日本对中国革命的援助,曾一度不惜“出让满洲”。此事有诸多史料可证,毋庸赘述。大陆学术界自90年代以来,对此事也已不再避讳,如杨天石曾言:“诚然,为了中国的独立和富强,孙中山鞠躬尽瘁地奋斗了一生,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但是,也正是为了这一目的,他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准备将满洲租让给日本,这应该也是事实。”

“出让满洲”之说,对孙中山的形象造成了巨大伤害。学术界较常见的意见认为:孙是为了“革命的短期利益”,而选择“暂时牺牲部分国家权益”(俞辛淳)。这类意见其实并不符合史实。

事实上,以1911年辛亥革命为分界线,孙中山在“出让满洲”一事上可以被区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前一阶段,孙的意见带有“割让”性质;后一阶段,则收缩为“租借”、“委托”性质。如:1898年,孙中山对内田良平说:“吾人之目的在于灭满兴汉,革命成功之时,即使以诸如满、蒙、西伯利亚之地悉与日本,当亦无不可。”1900年惠州起义前,孙访问日本女界名人下田歌子,请求其协助筹措军费,下田称:“革命成功后,须将满洲让与日本。”孙答:“可以”。“悉与”“ 让与”等词,都透漏出“割让”之意。1912年,孙与日人森恪密谈,据森恪之秘密汇报,内有“孙已同意租借满洲”之语;1915年,孙与日本陆军参谋长上原勇作密谈,亦强调“东三省是中国领土,主权仍属于中国”“可以满洲作为日本的特殊地区,承认日本移民和开拓的优先权。”

这种转变,自然与民国顺利继承清朝版图有关。但更重要的因素,则是孙中山“民族主义”观念的巨大进化。在1890年代,孙中山、梁启超、谭嗣同、张之洞等,俱以传统的“华夷之辨”来看待清廷和边疆地区。谭嗣同则抨击“满人视中国为傥来之物,无所爱惜”,在时务学堂散播排满思想,主张变卖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作为救国之资;康有为在进呈给光绪皇帝的《日本变政考》一书中,建议光绪卖掉边疆之地来为变法筹措费用;张之洞在甲午之战后,也主张向英俄割让边疆之地以获得援助来报复日本。孙1898年向内田良平说“以诸如满、蒙、西伯利亚之地悉与日本,当亦无不可”,也是这种“华夷之辨”边疆观的产物。

至1900年代,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在野知识界引入西方带种族主义色彩的民族主义,倡导“民族主义救中国”,激荡“排满”思潮。1906年,孙中山对日人说出“中国革命目的在于灭满兴汉,中国建国在长城以内”这样的话语,正是这股以“排满”为核心内容的“民族主义救中国”思潮的产物。

至辛亥年前后,梁启超、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念均有极大的进化。梁启超于1905年首次提出“中华民族”一词,与“排满”思潮决裂。孙因现实需要(革命党人以“排满”为发动民众的重要工具),虽然在辛亥前从未公开批评过“排满”,但1912年元旦发布的《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主张“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与梁启超的意见已颇为相近。自此之后,保有“满洲主权”也成为了孙中山不可动摇的一条底线。

1920年,在对上海国民党人讲话时,孙氏的民族观再次进化。孙否定了自己辛亥年提出的“五族共和”之说,转而倡导所有民族融和为一个中华民族:“现在说五族共和,实在这五族的名词很不切当。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思,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成一个中华民族(如美国,本是欧洲许多民族合起来的,现在却只成了美国一个民族,为世界上最有光荣的民族);并且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后民族主义乃为完了。”可惜的是,孙的这种民族观,并没有被历史继承下来。①

1898年,孙中山与兴中会同仁及日本友人在日本合影1898年,孙中山与兴中会同仁及日本友人在日本合影

借宋教仁、陈炯明来批评孙中山,也属于对史实一知半解,不了解孙“民权主义”的进化

孙中山与宋教仁、陈炯明等人之间的冲突,近年来也成为大陆民间思想界“反思孙中山”的重要载体;甚至于冒出了“宋教仁乃陈其美所暗杀、孙中山或有参与”的骇人新论。②这也是一种典型的以“时代意见”遮蔽“历史意见”的做法。

1、宋教仁的“责任内阁制”看起来很美,但没有实现的可能;孙中山的意见更有可操作性
 

比如,宋教仁在辛亥年坚持走责任内阁制道路,被当下大陆民间思想界视为“立宪主义”。宋的思想资源被一再发掘,当日与宋观念冲突、主张搞总统制的孙中山,则成了反思对象。然而,若能诚实回归民初的真实历史场景,并不难发现,宋教仁的“立宪主义”没有任何实现的可能性,反倒是孙中山的主张更切实际。概言之:

民国初建,对于如何将“共和”落到实处,有许多不同意见。能称之为“顶层设计”者,惟有孙中山的“军政训政宪政”、宋教仁的“责任内阁制”,以及梁启超的“开明专制”。这三份“顶层设计”的本质区别只有一点:即如何处理当时最具实力的政治势力北洋系,将其纳入“共和”的轨道。

梁启超的“开明专制”且不论。孙中山和宋教仁对北洋系的处置,简单说来,孙取合作态度,欲将之纳入“军法之治”当中;宋取对抗态度,欲组建国民党内阁,以内阁制架空袁世凯。宋的这种对抗心态,在当日毫不隐讳——1913年3月,国民党在选举中大获全胜,31岁的宋教仁踌躇满志,发表演讲:“袁世凯看此情形,一定忌剋得很,一定要勾心斗角,设法破坏我们,陷害我们。我们要警惕,但是我们也不必惧怯。他不久的将来,容或有撕毁约法背叛民国的时候。我认为那个时候,正是他自掘坟墓,自取灭亡的时候。”彼时,袁并无任何破坏共和之举,宋演讲如此走极端,直将一国总统视作仇寇,显然不当。当然,他也有自己的目的,即煽动民意来支持内阁对总统权力的架空。为获取这种支持,宋不惜扭曲事实,为袁捏造罪行,如借外蒙问题点名斥责总统和国务总理,说俄国制造外蒙问题前后,“兄弟彼时亦在北京,见事情重大,曾屡次警告袁总统及赵总理,促其从速设法解决此问题,……无如说者谆谆,听者藐藐,至今日外蒙将非我有,而政府犹日处歌舞太平之中,不知是何思想。”揆诸史实,袁政府当日已竭尽全力保全法律意义上的外蒙古主权,至于实质意义上的收回,实在当时政府的能力范围之外。宋似乎也忘了,外蒙问题爆发之初,其本人及国民党也曾高度拥护政府的处置策略。及至选举结果出炉,国民党大获全胜,宋有望组阁,才一变之前的态度,转而激烈抨击袁政府。针对这种翻脸,梁启超当日曾撰文讽刺:“明知其事之不可为,而必发峭激之论,以博一时庸俗人之称誉”。

宋氏或许觉得,尽可能抹黑袁政府的内政外交,可以为其组阁赢得更多的民意支持。有了这些民意支持,内阁制就能获得巩固,对总统权力的架空就能落到实处。但问题在于:其一,北洋系是纯粹的武人集团,其力量相对民党具有压倒性优势,且对政党政治隔膜,几乎不参与政党活动;宋氏政党政治的游戏规则,北洋武人未必认同。其二,宋氏争取到的民意也相当有限。当日选举,有选民资格者不过10%,这10%当中,有多少人真心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也很可疑——据《顺天时报》报道,甘肃某县长接到上级“调查选举人札”的公文后,以为是要在境内挑选“举人”,回复曰:本县文风不振,贡生、监生倒有,举人却一个也无。基层官僚尚且昏聩如此,底层民意对选举的认知如何,可想而知。其三,即便是袁世凯,其统合武人集团的能力,也属有限,仍需高度依赖物质笼络,故屡有对外借款的无奈之举。宋氏欲纯以《约法》为倚仗,架空袁世凯、收服北洋武人集团,造就一种政党政治,理想虽美,却实无任何成功的希望。

宋氏曾言:“不能因人的问题以法迁就之,亦不能因人的问题以法束缚之。吾人只求制定真正的共和宪法,产出纯粹的政党内阁,此后政治进行,先问诸法,然后问诸人。”这是理想主义者的话语。相比之下,孙中山的意见,要现实得多。胡汉民曾以孙中山代言人的身份,与宋教仁有过一番辩驳。胡汉民主张美国式的共和,因为“美以十三州联邦,共和既定,即无反复。”宋氏回应:“君不过怀疑于袁氏耳。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则总统政治上之权力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无须以各省监制之。”胡汉民反驳:“内阁制纯恃国会,中国国会本身基础,犹甚薄弱,一旦受压迫,将无由抵抗,恐蹈俄国一九0五年后国会之覆辙。国会且然,何有内阁?今革命之势力在各省,而专制之余毒,积于中央,此进则彼退,其势力消长,即为专制与共和之倚仗。倘更自为削弱,噬脐之悔,后将无及。”略言之,胡汉民主张总统制和地方联邦分权制并行,中央与地方互相制约;宋教仁则主张内阁制和中央集权制,以内阁架空总统,以中央架空地方。宋氏沙上造塔,固然能因其理想主义色彩而得“时代意见”之青睐,却远不如孙氏的意见有可操作性。③

2、陈炯明的“联省自治”看起来也很美,实际上无益于时局;孙中山的“县自治”更为务实
 

孙中山与陈炯明在1920年代的冲突,也是相似的情形。陈炯明的“联省自治”理论被后世赋予了理想主义色彩,而得到“时代意见”的青睐;作为对立面的孙中山,则成为反思对象。但若揆诸“历史意见”,则可知陈炯明的“联省自治”,未必比孙中山当时所主张的“县自治”更高明。

孙、陈分歧的实质,是通过何种手段,消灭军阀,结束战乱。陈所主张的“联省自治”,在1920年代是一种风潮。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是鼓吹此说的舆论主力。其基本思路是:“一方面由各省自己制定省宪,依照省宪自行组织省政府,各省实行自治;另一方面,由各省选派代表,组织联省会议,制定一种联省宪法,借联邦制来实行国家的统一。”《东方杂志》1922年曾刊文揭示该股风潮骤起之缘由:“联省自治运动的勃兴,其主要关键,全在西南方面军人,与不满于现政府的名流政客之相互的联合。易言之,联治派之所以能如此声势赫赫,实由于拥有实力者,与宣传这主义者互为表里与互相利用所致……前者之所以赞成联治,在希望割据分治,不受中央的管辖,而实际足以牵制中央。后者之所以鼓吹联治,其动机固不一,而其中一部分人想利用联治的旗帜,为公开的活动,以攻击现政府,攫取政权,要亦不可讳言。”在武人与文人的合作下,包括湖南、四川、浙江、广东、福建、江苏、江西、安徽等省在内的大半个中国,当日都曾竖起过“联省自治”的旗帜。在该理论的荫蔽之下,军阀们若力能进取,即高喊武力统一;若仅能自保,则退倡联省自治。如孙传芳占领浙江后,联合八省督军宣布自治,却将本身自治领袖驱逐到了上海;川军诸将驱逐滇军后,也高倡自治,但除拟出一部《四川省宪法草案》,什么动作都没有。

相比之下,孙中山所主张的“县自治”更为务实。既足以落实民权、亦可防范军阀坐大。在落实民权方面,孙曾列举了应该搞“县自治”而不是“省自治”的四条理由。这些理由,即便在今天看来,也仍具现实价值,相当中肯:

“第一,以县为自治单位,所以移官治于民治也。今既不行,则中央及省仍保其官治状态,专制旧习,何由打破?第二,事之最切于人民者,莫如一县以内之事,县自治尚未经训练,对于中央及省,何怪其茫昧不知津涯。第三,人口清查,户籍厘定,皆县自治最先之务。此事既办,然后可以言选举。今先后颠倒,则所谓选举,适为劣绅,土豪之求官捷径,无怪选举舞弊,所在皆是。第四,人民有县自治以为凭藉,则进而参与国事,可以绰绰然有余裕,与分子构成团体之学理,乃不相违。苟不如是,则人民失其参与国事之根据,无怪国事操纵于武人及官僚之手。”

在消灭军阀方面,孙认为“联省自治”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以中国各省之土地与人民,皆比世界各小国为大而且多;故各省之自治,可不依附中央而有独立之能力。中国此时最可虑者,乃在各省藉各自治,实行割据,以启分崩之兆耳。故联省自治之所以不适于今日之中国耳……今日之所称为联省自治者,如果成立,则其害:上足以脱离中央而独立,下足以压抑人民而武断,适足为野心家假其名而行割据之实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再要求“省自治”形态下的云、桂、晋、川各系军阀实施“县政自治”,其缘由也正在于此。④

3、因现实环境的变化,孙中山的意见也发生转变,不能以此指责孙“毫无原则”

从与宋教仁冲突,到与陈炯明交恶,孙中山的观点其实有所“进化”。如前所述,民初之际,孙主张总统制和地方联邦分权制并行,中央与地方互相制约;到1920年代,孙却转而反对带有联邦分权色彩的“联省自治”,主张打倒军阀重建中央,实行县自治。这种转变,非是“出尔反尔”、“毫无原则”,而是“一个实行家”(胡适语)不受教条之束缚,因应现实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自我修正的结果——民初,中央政府力量尚在,袁世凯亦有威望,故民权的实现可寄托在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制衡上;至1920年代,中央政府已然破产瘫痪,失去制约的军阀反成了实现民权的障碍。

4、孙中山“民权主义”最重要的一次进化,是意识到了民权的本质,乃具体而微的训练

顶层设计之外,孙中山在民权主义方面另一个重要的“进化”,是意识到了民权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具体而微的训练。1916年,孙氏参考美国的“罗伯特议事规则”,亲自动手为国人编写了一本教人如何开会的通俗教材,名曰《民权初步》。孙希望国人明白:“民权”需要练习,要把“民权”从口号落到实处,第一步就是先要先学会怎样开会。在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中,孙是唯一一个曾致力于教民众如何民主议事之人。可惜的是,“罗伯特议事规则”经上百年的不断修订后,已成为使用极为广泛的民主议事模式;而孙遗留的《民权初步》,却长期未能引起国人的兴趣与注意。1940年代,熊式辉还在无奈感叹:如果开乡民大会,“以我的经验,在开会的时候或者是没有人,有人也开不好会,只有打架。”“我们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会议就没开好过,不要说那些农民。”惟胡适曾评价称,孙的所有著作中,《民权初步》最为重要,“我完全同意他的看法,民主议会程序,实在是实行民权政治的‘初步’。”直到1950年代,台湾推行“地方自治”,《民权初步》始获关注,为日后台湾的政治转型打下了民间基础。⑤

 1923年8月14日,孙中山、宋庆龄在永丰舰上与海军官兵合影1923年8月14日,孙中山、宋庆龄在永丰舰上与海军官兵合影

指责孙中山联苏“立场激进”者,往往没有注意到孙的“民生主义”思想正日趋向保守一侧进化

晚年选择与苏联合作,立场“激进”,也使孙中山饱受争议。但若能暂时抛开“时代意见”,回归“历史意见”,亦可知表面上“激进”的孙,其实质仍然相当“保守”。

譬如,“联俄”期间,孙常言及“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提倡土地国有、耕者有其田。但对当日青年最热衷的“社会革命”(尤其是土地革命),孙却不敢苟同。孙的理解是:

“我们国民党在中国所占的地位、所处的时机,要解决民生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呢?这个方法,不是一种玄妙理想,不是一种空洞学问,是一种事实。……我们要拿事实做材料,才能够定出方法;如果单拿学理来定方法,这个方法是靠不住的。……在中国的这种事实是什么呢?就是大家所受贫穷的痛苦。中国人大家都是贫,并没有大富的特殊阶级,只有一般普通的贫,中国人所谓‘贫富不均’,不过在贫的阶级之中,分出大贫与小贫。其实中国的顶大资本家,和外国资本家比较,不过是一个小贫,其他的穷人都可说是大贫。”⑥

孙的“中国人只有大贫与小贫”的判断,与红色经济学家薛暮桥1932年对江南农村的考察所得结论,完全一致。薛在《江南农村衰落的一个索引》中写道:在他所考察的地区,“中等地主之能收支相抵不致沦入债丛者,亦已寥若晨星。……留居乡间之中小地主,日渐没落,其自身反受高利贷之压迫。今年农民、新华两银行之抵押贷款,几全以地主为其对象,且所借款项,无一投资农业,多用于还债、押会及各种消费事项。”如此全面贫困之下,劫富济贫式的“社会革命”,虽能掀起滔天波澜,但并不能真的拯救民生。故此,孙认为中国完全不需要引入苏俄式的以“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革命——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中,孙明确表示苏维埃制度“不能引用于中国”;中国实业尚未发达,阶级斗争也“用不着”。

孙有如此“保守”的认知,也是不断“进化”而来的。孙早年的思想要“激进”得多。1896-1899年,孙流亡欧洲,正值社会主义运动蓬勃之际。孙深受其影响,成为最早向国人介绍社会主义学说的那批人中的一员,如梁启超所言,“孙逸仙,他不是个学者,他眼光极锐敏,提倡社会主义,以他为最先。”1903年,孙流亡日本,又与幸德秋水等人过从甚密,对社会主义的兴趣更增。1905年,孙访问第二国际书记处,请求第二国际“接纳他的党为成员”,在稍后的另一封信中,孙又请求第二国际“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过,这种“激进”没有维持太长时间。1912年4月16日,孙在上海南京路同盟会机关演说时,已明确表示,自己所倡导的“民生主义”,不反对资本,也不反对资本家——“吾人之所以持民生主义者,非反对资本,反对资本家耳,反对少数人占经济之势力,垄断社会之富源耳。”虽然主张铁路国营、土地国有,但也是有前提的,即政府必须是民权政府,而断不能是满清这样的专制政权——“满清政府者,君主专制之政府,非国民公意之政府也。故满清政府之所谓国有,其害实较少数资本家为尤甚。”⑦

知难行易,孙是一个“时代的先行试错者”,是一个“实行家”,其思想不断进化,一直走在所处时代的前沿

综上,与其说孙中山是一个“时代的先行者”,不如说他是一个“时代的先行试错者”。时代整体认知的局限,往往也是孙的个人认知的局限;惟孙最终能超越时代,留下迄今仍极有价值的思想遗产,则殊为不易。孙所处的时代,乃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知难行易”,是那一代知识分子在救国之路上最痛切的感受。今人之“时代意见”,固然能找出先行者诸多的行差踏错;但在“历史意见”里,梁启超的感慨却是“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胡适亦抱屈云:“中山先生一生所受的最大冤枉,就是人都说他是理想家,不是实行家。”在“知难行易”里,孙的一生,是多变的一生;在这多变之中,孙自有坚持,这坚持,即努力做一个不断进化的爱国者。

也惟知难行易,今人回顾孙中山当年的摸索与进化,应更多地给予“同情之理解”,而非粗暴的“对错之鞭挞”。

孙中山(右)与宋庆龄在1923年赴广州为中国自行组装的第一架飞机[洛士文]号举行开幕仪式。孙中山(右)与宋庆龄在1923年赴广州为中国自行组装的第一架飞机[洛士文]号举行开幕仪式。

注释

①更详细的论述,可参考:谌旭彬,《孙中山“出让满洲”一事,该怎么评价?》,短史记第541期。②此说之荒诞不经,尚小明教授有系列论文进行了廓清:《陈其美主谋杀宋谬说之流传》(《历史教学(高校版)》2015年第9期)、《洪述祖——“刺宋案”唯一主谋》(《史学集刊》2016年第1期)、《“宋案”中之袁世凯——何曾主谋刺宋》(《史学月刊》2016年第2期)、《疑心生暗鬼——赵秉钧如何被“误”为宋案主谋》(《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2期)。③更详细的论述,可参考:谌旭彬,《纪念宋教仁不必贬损孙中山》,今日话题历史版第136期。④更详细的论述,可参考:杨津涛,《别再拿陈炯明来黑孙中山》,短史记第255期。⑤更详细的论述,可参考:谌旭彬,《转型中国·1917:孙中山手把手教民众搞民主》。⑥《孙中山全集 第9卷 1924.1-1924.3》,中华书局,2011,P381。⑦《孙中山全集 第2卷 1912》,中华书局,2011,P338。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短史记”,与作者交流,获取更多靠谱的历史资讯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短史记”,与作者交流,获取更多靠谱的历史资讯
 
 
谌旭彬 
提问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网友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Copyright 新世纪新闻网 www.999xs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