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国内国际社会娱乐明星综艺电影体育足球篮球综合科技通信手机移动财经宏观理财教育历史

刘瑜:公知是别人给的标签 人性视角比女性视角重要

2014-12-08 17:09:38    来源:全讯网    编辑:值班编辑

图/CFP

刘瑜,1975年出生,政治学者,代表作有小说《余欢》,时评集《民主的细节》等。

2010年8月,刘瑜从英国回到中国。她辞去了剑桥大学的教职,进入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政治系任教。即使人在国外时,刘瑜也是国内公共领域最重要的声音之一。她的《民主的细节》,上市不到一个月就加印,年底入选各大好书榜、畅销榜。

谈学术写作

好的学术作品像侦探小说

新京报:你最近暂停了专栏写作,出于怎样的考虑?

刘瑜:专栏这个形式对于我想表达的东西有一定的束缚,所以就停掉了。我最近在写论文,主题是第三波民主化。关于民主化的动力和发生方式很多人在谈,但是关于民主化的后果和绩效,谈的人比较少。我觉得这个题材不是你一拍脑袋,或者基于个人的价值判断,就能得到一个有说服力的、客观性的看法,需要做一些研究,所以学术论文是一个更好的写作形式。

新京报:但是这可能意味着阅读门槛的提高,很多人对于公共知识分子会有一个启蒙大众的期待,你怎么看待公知这个身份?

刘瑜:这是别人贴给我的标签,我不会主动去追求,但是别人贴给我,我也不会特别奋力地去抵抗,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可以了。对我来说,只在乎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搞清楚。不管是公共知识分子,学者还是文艺青年,这些身份都不重要。而且我觉得“启蒙”,或者说对读者有所启发,这不是写作人的目的,这只是一个效果。说服人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我只是想要把事情说清楚。

新京报:大家通常会觉得学术论文比较枯燥,你如何避免这个状况?

刘瑜:论文也可以写得非常好看,像弗朗西斯·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好的学术作品像侦探小说,在某种意义上原理是一样的——作者提出悬念,抛出线索,诱导读者深入,然后又用新出现的论据给它打上问号,直到最后的解释浮出水面。我不会刻意追求某种写作风格,重要的是把一个事情说清楚。

新京报:但是学术写作的一些特殊要求和规范天然就会拒绝很多读者。

刘瑜:不是所有写作都以受众最广为目的。有人会把学术规范理解为对阅读造成障碍,但我认为正是这些规范提高交流的效率。如果看非学术著作,一些作者表面上在谈同一个概念,但其实他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甚至是鸡同鸭讲。但是在学术写作中,当谈到民主的时候,作者会给出定义。也许我不同意你的定义,但是我知道你的出发点在哪里。反而是这些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网友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Copyright 新世纪新闻网 www.999xs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