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国内国际社会娱乐明星综艺电影体育足球篮球综合科技通信手机移动财经宏观理财教育历史

人民日报头版刊文盘点这一年:岁末股市燃起一把火

2014-12-08 17:07:43    来源:全讯网    编辑:值班编辑

新常态下这一年(2014年经济形势述评①)

10741亿元!

中国股市在12月5日的这个成交量,刷新了世界纪录。而在此前短短10个交易日里,上证综指以近500点的涨幅傲视寰球,股市总市值一举跃居世界第二。但与中国经济总量相比,这个世界第二还是姗姗来迟了。

股市走牛,“密码”是什么?有人说是“资金牛”,更多人认为是“改革牛”“预期牛”:改革全面深化、经济总体平稳,市场信心自然提振。

岁末严冬,股市燃起的这把火,给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中国加上了一个生动注解。

新常态新风景

2014年,中国经济运行并非一马平川:“三期叠加”,矛盾交织,下行压力加大,各种唱空中国的声音此起彼伏。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基于这一科学判断,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与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紧密结合,实现了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用新常态的视角浏览今年中国经济“成绩单”,会发现许多新亮点在闪耀:

——经济总体向好。

与预期目标比,我国经济运行仍处于合理区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至7.4%,但仍未滑出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同期,城镇新增就业1082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1%,全年控制在3.5%的目标内已无悬念。

“只要就业比较充分、物价比较稳定、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生态环保成果积极,经济增速比7.5%的预期目标略高或略低,都是可接受的。”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王一鸣说。

与世界各国比,7%以上的速度在全球依然名列前茅。

与过去发展比,增速虽有所回落,但由于经济体量更为庞大,7%的GDP增量相当于甚至高于过去10%的增量。

——结构优化升级。

青岩刘村,是位于浙江义乌市郊的一个普通小村庄,现在成了远近闻名的“网店第一村”,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1.5万多名年轻人,经营2800多家网店和近30家快递公司。“今年‘双11’,大家忙得不可开交,有些网店甚至把货物堆到路上,用了几天时间才打包完。”村党支部书记毛胜平说道。

类似的“淘宝村”正迸发出转型升级的活力。前三季度,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46.7%,这一比重自去年首次超过工业占比后继续攀升;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为12.3%和11.1%,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5%,超过投资约7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下降4.6%,创下“十二五”以来的最大降幅。

——改革扎实推进。

11月15日下午,一辆黑色轿车从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的办公楼出发,2个多小时后,驶入天门东侧的国家博物馆。

车里,有109枚已废弃的公章。与这些公章一起被封存的,是曾经困扰市场的审批权力。

简政放权,成为深化改革的“先手棋”。截至目前,新一届政府已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

重点领域改革也好戏连台:

财税改革重磅推出。预算法完成20年来首次大修,开启迈向现代财政制度的新时代;营改增试点持续扩围,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小规模纳税人平均减税40%。

价格改革稳步前行。先后放开、调整10多项商品与服务价格,新一轮价改又将扑面而来。

国企改革全面提速。北京、上海、山东等16省市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出炉,50%的省市明确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时间表和目标。

金融改革拉开大幕。民营银行试点破冰,金融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开;存款保险制度即将建立,金融市场竞争有了更结实的安全网……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15个领域、33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正陆续展开。

——民生持续改善。

经济增长有所减速,民生改善却在加速,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踏实。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8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2%,成功跑赢GDP增速。发展不只是数字,也是每个人的生活。党和政府不断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把发展中的“人”字写得更大。

新思维新认识

一年来,中国经济的起与伏、喜与忧,也使我们对新常态下的经济规律和阶段性特点有了新认识。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适应新常态,应当多一些“平常心”。

随着潜在增长率下降、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我们“做不到”也“受不了”像过去那样高增长。充分尊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一客观现实,就要既坚持底线思维,防止在速度下台阶过程中意外“摔跤”,又保持战略定力,彻底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不急不躁,顺势而为。增速高一点或低一点并不重要,关键看经济运行质量。

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适应新常态,应当多一些“耐心”。

人口结构变化、要素成本上升,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在打造“升级版”中,先进生产力不断释放、扩张,落后生产力日渐萎缩、退出,涌现了一系列新增长点,也使一些行业付出产能过剩等沉重代价。适应新常态,需要咬紧牙关、忍住阵痛,同时呵护好新的先进生产力成长。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适应新常态,应当多一些“进取心”。

随着劳动力、资源、土地等价格上扬,依靠低要素成本驱动的老路已走不通,必须把发展动力转换到科技创新。而创新仍是“软肋”,还须下大力气推进。

新常态下,遇到多种挑战,也迎来新的机遇。中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保持较长时期的中高速增长。

新调控新作为

这一年,面对新常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新舵盘。

——处变不惊,调控定力更强。

开过车的人都知道,换挡减速后如果猛踩油门,只能暂时提速,很快就会慢下来,这么做还会增加油耗,得不偿失。

2014年,中央坚持区间调控,不踩大油门、不搞强刺激,在复杂形势中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稳增长的目的,不是为了保某个数字,而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看清了这些速度背后更要紧的东西,就不会去计较GDP小数点后的数字变化。不启动强刺激,既能防止留下‘后遗症’,又有利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说。

——定向施策,调控发力更准。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矛盾的主要方面往往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

从“大水漫灌”转为“喷灌”“滴灌”,抓住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实施定向调控。从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等领域的“定向降准”,到减免小微企业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的“定向减税”,再到采取市场化方式发行住宅金融专项债券支持棚改的“定向融资”,定向调控点准了穴位,产生四两拨千斤的良效。

——远近结合,调控效力更久。

“以前冬天靠烧煤取暖,又冷又呛得慌。现在,屋里有暖气,做饭插电源,炒菜拧燃气,暖和又敞亮!”住了10多年棚户区,吉林省松原市丁国林夫妇“咋也没想到能住进80多平方米的楼房”。

2014年,保障房建设不仅成为惠民生的重要目标,也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带动1万多亿元的相关投资。“在调结构、惠民生协同并进中稳增长,既利当前,更惠长远。”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说。

——标本兼治,调控动力更足。

“3年前想开一家物流公司,由于程序太繁琐一直搁置着,今年注册方便了,一天就圆了我的创业梦!”在深圳福田区工商注册大厅里,韦立兴奋地展示手中的营业执照。

同样受益于工商登记改革的人还有很多。前三季度,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呈现“井喷”,同比增幅超过60%。“改革是真正有效的经济刺激,能再造微观基础,优化宏观环境,激发巨大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中国经济要想站稳新的增长平台,归根结底还得向改革要动力。”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说。

科学看待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中国经济正在交出亮丽的新答卷。(本报记者田俊荣吴秋余)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网友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Copyright 新世纪新闻网 www.999xs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